傳奇歌手 民歌之父 巴布.狄倫(又譯︰鮑勃·迪倫)Bob Dylan

0.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這是美國民歌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原作者是被公認為民歌一代宗師的 Bob Dylan,不過第一個把它唱紅的卻是 Peter, Paul & Mary三重唱,並且在 1963年奪得全美排行的亞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所有參戰國都元氣大傷,美國也不例外。戰後的新生代由於不願重蹈父兄的覆轍,建立起了新的價值觀,對於上一代所喜愛的一切,幾乎全盤予以否定,甚至開創了全新的搖滾文化。1957年,越戰爆發,美國介入了這場戰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還派遣子弟兵遠渡重洋,前往越南戰場,造成了慘重的傷亡,因此美國社會掀起了一股反戰的熱潮。在這同時,民歌也開始在全美各地校園流行起來,許多知識青年不僅利用他們所創作的民歌發表抗議的聲音,更積極的加入示威的群眾運動。

Bob Dylan在傳奇性的民歌宗師 Woody Guthrie啟迪下進入民歌界,很快的以獨特的風格在格林威治村以及各大校園受到注意。1962年四月,他以深具內涵的創作技巧譜出「Blowing in the Wind」的時候,才是個二十剛出頭的小夥子。這是他最早的「抗議歌曲」,對人們傳統觀念中「男子漢」的定義提出了質疑,希望世人能以和平而理性的態度來解決爭端,不要再對世間的不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不要再讓無辜的人們繼續喪生在戰火之中。

不過,儘管 Bob Dylan的創作內函受到了肯定,他的歌喉卻實在不討喜,因此他早期的好些作品都是藉由其他藝人的歌聲才成名的,其中又以 Peter, Paul & Mary功勞最大,連續唱紅了好幾首他的作品。這支三重唱也是美國民歌史上最重要的團體之一,除了完美的和聲之外,三位團員積極參與各種抗議的群眾運動,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的信念跟態度跟他們的歌聲一樣出名。他們成立於 1961年,「Blowing in the Wind」也是他們藉以成名的最重要作品之一。

雖然「Blowing in the Wind」的時代背景是越戰時期的美國社會,但是這首歌的意境卻可以說是「放諸四海而皆準」,同時始終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當東歐與中東各地戰火頻傳、當國人為政府與某些民間企業的不當措施採取激烈抗爭手段的時候,總是令人不禁又想起這首歌曲。解決爭端的方法其實顯而易見,就像是飛揚在風中一樣,只是有幾人肯去傾聽呢? 

1.

Bob Dylan來台之隨想

近半年,大夥皆在談一件大事,Bob Dylan(巴布.狄倫)要來台灣演唱了。

所謂大事,乃Dylan之來台,有可能是這五十年來赴台表演者中,最最最重量級的一位。正因如此,太多的本地知音,不免為Dylan的即將來台感到隱隱的一絲愁緒或什麼的。

這愁緒云云,乃他太浩瀚了、太豐厚了、太教人不知自哪個點說起了。他若真來了,會不會原本如夢或如神一般的期待,霎時要真實的呈現在眼前俗界,豈不是教人緊張極了?再者,他年近七十,老人矣,其現場演出能滿足歷年聽自他唱片所得絕美印象的歌迷嗎?更甚至,大夥實盼他一切無恙,及見了本人,覺得他老態委頓,心生不忍,亦可能歎之惜也。

六十年代初Joan Baez在台的翻版唱片(唱Donna Donna)早已極紅,而不久Peter, Paul and Mary亦唱紅Blowing in the Wind,但台灣尚不多人知曉Bob Dylan。然不多時,人們愈來愈知原來太多歌手所唱之名曲是出自Dylan之手,遂去找他的唱片。而他六、七十年代的所有唱片台灣皆買得到翻版,故曲高和寡云云,壓根不存在。中山北路的西書店,不但買得到他的翻版歌本(數月前,我還在舊書店買到Blood on the Tracks),連他沒幾個人看得下去的意識流文體的小說Tarantula亦有翻印。

一九六四年「動物」合唱團唱紅了House of the Rising Sun,此曲雖是「口耳相傳」(traditional)的老民歌,但「動物」所聽版本,是Dylan第一張唱片中該曲;然Dylan本人學得此曲,亦是不久前在紐約格林尼契村學自Dave Van Ronk。

大約是一九六六年,Dylan赴倫敦演唱,一個叫D.A. Pennebaker的拍片者全程跟著,拍了一部「Don't Look Back」的紀錄片,片中的Dylan,便教人見著了他的英俊、他的青春、他的那股天王巨星的感染力,也使這部所謂「真實電影」(Cinema Verite)的拍片法,為世所廣知。

而民歌新人有所謂New Dylans(新的狄倫)出現之說法,如Loudon WainwrightⅢ、John Prine、Eric Anderson、Tom Rush,不列顛的Donovan更是不在話下,另外便是Bruce Springsteen,當然,沒有一個人能超越他。

Dylan早期的歌,既多民謠(folk)情韻,也富「抗議」之當年風尚。但真要到了一九六五年的Highway 61 Revisited與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以及一九六六年的Blonde on Blonde這三張唱片出爐,才教人見識了他不但是詩人、是民歌手,也是搖滾天王。但七十年代中期的Blood on the Tracks與Desire兩張之出爐,這時三十四歲的Dylan,我認為才是最高峰。但也隨即要經歷妻子Sara離他而去、往後有好幾年極為低落、甚至成為過度虔誠的教徒之抑鬱歲月。

若他來台,該唱些什麼歌?好問題!我若提議,會提I Shall Be Released、My Back Pages、One More Cup of Coffee、Oh Sister、Idiot Wind,或是一些別人寫的歌,像他曾唱Gordon Lightfoot的Early Morning Rain唱得極好,或是像他在Don't Look Back電影中唱Hank Williams的Lost Highway與I'm so Lonesome I Could Cry,或是他唱五十年代初流行,但很多年來被人遺忘,後來被收進《天生殺手》電影插曲中的You Belong to Me。

【聯合報╱舒國治】 
 
2.

巴布狄倫 是詩人、是叛徒、是神話

創作半世紀的巴布狄倫,從不甘於維持同種面貌,五年前號稱他傳記電影的「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就象徵性呈現他的複雜多變。

也因為他的堅持創新,巴布狄倫每一階段都歷經種種質疑。最初他以抗議歌手形象深植人心,但他其實從不想被如此標籤,「我不是任何事的代言人」;首次將木吉他插電、高唱搖滾時,他被民謠大老及觀眾指為叛徒;七○年代他成為基督徒,發行福音專輯,自然也遭過往樂迷嘲弄。

然而不管樂風怎麼轉變,狄倫永遠做自己。不論是音樂、歌詞、演唱方式,他總不斷創新,不願只停留最風光的六○、七○年代。比起供樂迷膜拜的「活化石」,他更是繼續生長意義的活神話。

如今狄倫早成一門學問,國外大學早多見「狄倫學」,輔大英文系也開過「狄倫作品中的詩」,台大外文系教授廖咸浩更盛讚狄倫是「詩人」,以他的歌詞當現代詩教材。「他的詞廣含社會抗議、哲學思索和人際愛情,還常富含文學、聖經典故。」

台灣眾多藝文人士也深受狄倫影響。林懷民最初的小說有他的歌;掀起「唱自己的歌」民歌運動的李雙澤,唯一願唱的西洋歌是狄倫的歌;余光中仿他的「Blowing in the Wind」,寫下名作「江湖上」;張照堂寫過專題討論「狄倫文化」;賴聲川當年駐唱時也愛唱狄倫的歌。馬世芳多本音樂著作,更充滿狄倫。

行路至今,巴布狄倫仍以驚人創造力廣獲肯定,二十一世紀都還獲葛萊美獎最佳專輯、金球獎最佳歌曲,二○○八年獲普立茲特殊貢獻獎,最新專輯前年才發行。此行他會唱什麼歌?主辦單位期待他能唱「Blowing in the Wind」,但張鐵志指出,狄倫近年一直深掘藍草音樂(bluegrass),看來樂迷還是得適應藝術家的堅持。

【聯合報 何定照】

3.

「民謠之父」巴布狄倫 情人節葛萊美亮相

美國民謠之父巴布狄倫(Bob Dylan)受邀第53屆葛萊美獎頒獎典禮演出。(圖由有象文化提供)〔本報訊〕第53屆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將在台灣時間下星期一、也就是西洋情人節時頒獎,美國民謠之父巴布狄倫(Bob Dylan)確定受邀演出,全球歌迷聞訊為之瘋狂,屆時他將與民謠搖滾樂團阿凡特兄弟(Avett Brothers)等團體共同演出。

69歲的巴布狄倫,一生傳奇,在美國樂壇上是繼貓王(Elvis Presley)之後,最受人景仰、讚譽的美國藝人,與英國的披頭四(Beatles)合唱團,共同在60年代開啟了一場不僅影響音樂、甚而政治及宗教的文化革命。


巴布狄倫最大的成就,莫過於是以詩般的筆法所揮灑而出的時而諷喻憤慨、時而表達個人喜悅卻都發人省思的詞句,為通俗音樂創造了全新的語言,因此被封為「民謠與搖滾之父」。

巴布狄倫過去曾獲得11座葛萊美獎,且在過往50多年歌唱生涯中,僅在葛萊美頒獎典禮上表演5次,所以這次巴布狄倫確定演出的消息一出,立刻讓全球歌迷瘋狂,並讓今年的葛萊美獎更添經典氣息。

另外,巴布狄倫站上葛萊美舞台的當天,也是巴布狄倫4月3日於台北小巨蛋演唱會門票開賣的日子,主辦單位表示,巴布狄倫 台北演唱會的門票將於2月14日中午開始,同步在博客來售票網與全台7-11的ibon開賣,且持富邦信用卡刷卡購票還可享最低88折優惠,民眾若有興趣請洽有象文化粉絲團。 

【聯合報 何定照】

4.

狄倫神話 「左右」都愛他

對許多人來說,60年代的狄倫幾乎是那個年代的象徵,這固然因為狄倫的主要影響發生在60年代,但台灣60、70年代的親美文化結構,也扮演關鍵角色。微妙的是,狄倫的多面性,讓他廣受不同路線的台灣人士喜愛。

當時的台灣,戒獨恐左又反日,美國成了最大的文化進口源。即使是鼓吹反美、推動鄉土文化的「夏潮」雜誌擁戴者,文化上也不可免受美影響。狄倫雖是美國當紅歌手,卻具抗議(美國)之姿,就這樣弔詭地成為左右兩派的理想。

1976年,掀起「唱自己的歌」民歌運動的「夏潮」支持者李雙澤,在演唱會質問「大家都唱洋歌,我們自己的歌呢」時,唯一願唱的洋歌就是狄倫的「Blowing in the Wind」,甚至自承剛創作時,最苦惱的是「腦裡都是狄倫的旋律」。

另一邊,鄉土文學論戰中的現代詩大將余光中,則嘗試將搖滾樂節奏與歌詞入詩,為現代詩找新方向,代表作「江湖上」即取用「Blowing in the Wind」歌詞,狄倫「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風裡」自此更為人知。

狄倫也深受當時文藝青年圈推崇,林懷民的小說有他,張照堂在「音樂與音響」專文討論過「狄倫文化」,曾於艾迪亞咖啡廳駐唱的賴聲川也唱過狄倫的歌。

狄倫的廣度,讓他滿足了不同需求。他有點左,又不像啟蒙導師伍迪‧蓋瑟瑞那麼左,不致嚇退恐左人士,卻已夠抓住理想主義青年的心。再加上他的藝術高度、叛逆性格、波西米亞氣質,以及那個讓他崛起的時代,這種種都造就了狄倫神話,不管他樂不樂意。

【聯合報 何定照】

5.

狄倫歌詞像詩 自然又繁複

狄倫的歌詞向來被譽為詩,十多年來屢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國外大學早有「狄倫學」(Dylanology),探討他的詞曲創作,輔大英文系也邀外國老師開過「狄倫作品中的詩」,頗受學生歡迎。

曾以狄倫為現代詩教材的台大外文系教授廖咸浩認為,「狄倫被稱為詩人絕非過譽」,他說狄倫的詞廣含社會抗議、哲學思索乃至人際愛情,雖然用詞通俗,卻能傳達出繁複意象、曲折情感,「自然深刻地探討沒那麼容易解釋的部分」,和曲調更交融得完美無瑕。

廖咸浩舉例,以「A Hard Rain's A-Gonna Fall」來說,歌中意象用得不落俗套,「七座悲傷的森林、十二個死去的海洋、深入墳墓之口十萬英哩」層層排比、環環相扣,讓人喘不過氣,雖然全沒直接明寫,讀者卻能感受戰爭陰影與悲劇,「他的許多歌都是時代印記」。

從高中起研究狄倫的馬世芳指出,狄倫的詞深受詩人艾略特、金斯堡、劇作家布萊希特影響,巧妙結合不同時代人物與超現實意象,不但能反映具體社會議題,還常超越時代。例如「It's Alright Ma(I'm Only Bleeding)」中「Even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sometimes must have to stand naked」一句,便適用當年遭刺的甘迺迪乃至如今的柯林頓、布希。

狄倫的詞也善於結合聖經典故,往往瞬間拉拔出史詩氣勢、增添思考深度與詮釋空間,國外還有專書探討。名曲「Highway 61 Revisited」以亞伯拉罕獻子以撒給上帝開場,「All Along the Watchtower」則典出舊約「以賽亞書」。

【聯合報 何定照】

6.

傳奇歌手 巴布.狄倫

去年的金馬國際影展,美國傳奇歌手巴布‧狄倫的傳記電影「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絕對是影迷、樂迷最期待的影片之一。然而全片映完,不少人只覺莫名其妙:狄倫的抗議歌手形象哪裡去了?怎麼連Blowing in the Wind都沒聽到?

對大多數國人來說,抗議(反戰)歌手、Blowing in the Wind,幾乎就等於狄倫。正由於這有限的認知,狄倫被凝固成60年代的一個符號,彷彿僅供憑弔的活化石。然而狄倫如果只有這樣,他就不是狄倫了;今年的普立茲獎特殊貢獻獎,也不會獻給他——儘管公認「狄倫不需要普立茲,是普立茲需要他」。

那麼,狄倫到底是誰?「七段航程」以六位不同膚色、性別、年齡的演員詮釋狄倫的神來之筆,或許正可回答這點:狄倫難以定義,他像電影交錯複雜的結構一般變化無窮,甚至各演員的演出角色都各有其名,不叫狄倫。你看到的狄倫,只是來自不同向度的觀察,而他根本「不在那邊」(「I'm not there」,原片名)——他已奔得更遠。

7.

又「波」又左的狄倫

狄倫的抗議民謠源頭,來自美國左翼民謠之父伍迪‧蓋瑟瑞(Woody Gurthine)。1959年,18歲的狄倫首次聽到蓋瑟瑞的歌,「如聞百萬噸炸彈引爆,從此人生丕變」,一度決定「只唱蓋瑟瑞的歌」。然而很快有樂界人士點醒他,太多人學得比他好,模仿毫無意義。

事實上,狄倫的背景與工人出身的蓋瑟瑞差距甚遠。在自傳「搖滾記」中,狄倫自述「從小到大總在等待自己的時機」,並在大一輟學離家,尋找「垮掉的一代」代言人凱魯亞克名作「旅途上」中五光十色的大城市,然而蓋瑟瑞則切實經歷過粗礪的土地風霜,流汗流血。

「劍橋大學搖滾與流行樂讀本」也道出狄倫和蓋瑟瑞的差異。「狄倫所在的俱樂部場景,與其說是民謠,不如說是波西米亞社群……他們和享樂主義的關係大於和社會主義的關係。」這預示了狄倫不可能僅走抗議路線。無論如何,狄倫的波西米亞性格與左派養分,即將交織出奇異花朵。

8.

「抗議歌手」狄倫

1961年狄倫來到紐約,在俱樂部駐唱出片,並於1963年以第二張專輯「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大放異彩,「Blowing in the Wind」被譽為反戰國歌,「Master of War」被選為史上最佳抗議歌曲,「A Hard Rain's A-Gonna Fall」則被認為預視冷戰時代。

然而,狄倫數次否認他人對他的詞義詮釋。他說自己只是自然發抒心聲,並非以抗議為宗旨,但「抗議歌手」標籤仍揮之不去。隨著他在金恩博士「我有一個夢」演講後演唱、發行「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專輯後,他更儼然成為反戰、民權運動代表,越來越多人追著他「給這個時代解答」。

自傳中,狄倫屢次強調受夠被神化為「反叛的老大」、「抗議的祭司」,更厭煩媒體甚至瓊‧拜雅要他出面「擔當一整個世代的良心」。他這麼咆哮:我不是任何事或任何人的代言人,我只是個音樂人!

9.

轉向搖滾樂的狄倫

狄倫以一把木吉他、一只口琴,樹立民謠創作歌手的標準形象,影響甚至遠及台灣70年代的「唱自己的歌」運動,但他對音樂的想像並不僅此。在紀錄片「Don't Look Back」中,24歲的他多次聲明:我不是民謠歌手。

那年,他推出首張搖滾專輯「Highway 61 Revisited」,並在新港民謠音樂節將木吉他插電演出,氣得民謠大老彼得‧席格差點用斧頭劈掉電源線,不少觀眾更怒斥他背叛民謠。這股反對烈焰,在1966年著名的亞伯廳演唱會中,一位觀眾高罵狄倫「猶大」掀到最高潮。

台灣公認的狄倫行家馬世芳指出,狄倫結合民謠及搖滾,催生全新樂種「民謠搖滾」,不但突破音樂類型限制,更是60年代各領域打破分類、重新融合的濫觴。

搖滾樂也受重大啟發。貓王帶動的搖滾樂,原本限於感官層次,被狄倫提升到精神層次,影響The Beatles等新秀,奠下搖滾樂深度。

10.

遊走各樂種的狄倫

1966年狄倫嚴重車禍,沉寂幾年後,樂風轉向鄉村搖滾。媒體追問「以前那個他怎麼了?」他的音樂卻影響Simon & Garfunkel、Eagles乃至REM等團體,甚至滲透到90年代另類鄉村搖滾。

1979年,狄倫成為基督徒,發行三張福音專輯,雖遭樂評嘲弄「你以前不是說『答案在風中』(指「Blowing in the Wind」)?這下你找到答案了」,卻也讓他奪得葛萊美獎最佳搖滾歌手,顯見音樂優質。

馬世芳指出,狄倫至今發行的42張專輯,包括古典、爵士、雷鬼,「他從不重複自己」。他的根基來自50年代美國民謠、草根音樂、藍調,及16、17世紀愛爾蘭/英格蘭民謠,但他更善於結合各樂種,讓舊東西展新貌。

11.

永不停航的狄倫

1988年,狄倫入選搖滾名人堂,同年展開全球巡迴,自此每年唱上百場,至今近兩千場,曲目從未重複,而且編曲、唱法不停翻新。

1997年,狄倫以Time out of Mind獲葛萊美獎最佳專輯,2001年以Things Have Changed獲金球獎最佳電影歌曲,2006年的專輯Modern Times更衝上美國等十國排行榜冠軍,近年更演起電影、當廣播DJ。

當60年代傑出歌手Jimi Hendrix、Janis Joplin、Jim Morrison早早遁入歷史,The Beatles的John Lennon也於1980年遇刺,狄倫的存在與堅持,更顯可貴。放眼音樂史,沒人像他一唱40年,並持續高品質與影響力。美國音樂圈更形容,「只要是創作者,一定會拿狄倫來比較」。

狄倫是誰?他是創作歌手,是表演藝術家,也是「哥倫比亞(唱片)藝人」—他巡迴演唱時被介紹的身分。如此,狄倫也許反而能逃脫符號追捕,像那首歌說的,「I see my light come shining, from the west unto the east. Any day now, any day now, I shall be released.」(「I shall be released」(我將解脫),1971)

【聯合報 何定照】

12.

Bob Dylan 其人其事 

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有重要影響力的美國唱作人,民謠歌手,音樂家,詩人。

迪倫成名於1960年代,並被廣泛認為是美國六十年代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他的一些歌曲,例如《答案在風中飄》(Blowing in The Wind)(或譯為《隨風而飄》等),成為在反戰抗議和民權運動中被廣泛傳唱的曲目。直到今天,他仍然是非常有影響力非常受歡迎的藝人之一。他的歌詞包含了政治抗議、社會評論、哲學和詩歌。除了在音樂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繼承了美國傳統的民謠、搖滾樂、鄉村和藍調音樂,甚至包括爵士和搖擺樂。

60年代前期迪倫於1941年5月24日出生於明尼蘇達州一個名叫杜魯斯的小鎮,他的祖父母是猶太裔的移民,於十九世紀末從立陶宛和烏克蘭移民到美國。他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在收音機前聽廣播裡的藍調和鄉村歌曲中度過;他在高中的時候就有自己的樂隊,最早已知的錄音John Bucklen Tape[1],是他於1958年與高中好友John Bucklen在迪倫家中翻唱Little Richard和Richard Rodgers等人的歌曲。他於1959年高中畢業,並前往明尼蘇達大學就讀。他在大學時代,漸漸對民謠產生興趣,開始在學校附近的民謠圈子演出,並首度以鮑伯·迪倫作藝名。大學第一年沒讀完,他就從學校退學,但依然留在明尼阿波利斯與那裡的民謠圈內演出。

在1961年的一次從明尼阿波利斯到芝加哥的途中,迪倫改變主意,前往紐約,探望自己的音樂偶像伍迪·伽瑟裡,並在其面前演出。在一些紐約格林威治村的小俱樂部中的演出中,他逐漸脫穎而出,獲得了以Robert Shelton為首的樂評人的好評,並為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的著名製作人約翰·哈蒙德所注意,於當年10月與迪倫簽訂了第一份唱片合約,為期五年,並於1962年推出了第一張名為《鮑伯·迪倫》的同名專輯。這張專輯裡,只有《Song To Woody》與《Talking New York》是迪倫自己的創作作,其餘都是他在格林威治村民謠圈子裡,向其他歌手學來的歌曲。

他於1963年發行第二張專輯《自由馳騁的鮑伯·迪倫》(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專輯中十三首歌都是迪倫自己的創作,並因其受到伍迪·伽瑟裡和喬·希爾而影響,以演唱抗議歌曲而出名,他這個時期最有代表性的歌曲之一,即《答案在風中飄》(Blowing in The Wind),在其後的反戰和民權運動中被反覆傳唱,而很多人也是透過在電影《阿甘正傳》中瓊·貝茲對這首歌的翻唱而認識迪倫。

迪倫許多早期的歌曲,都是因為別人的翻唱才廣為人知,例如被人們稱為民謠女皇的瓊·貝茲與彼得、保羅和瑪麗(Peter, Paul and Mary),不僅翻唱過迪倫的歌曲,更是迪倫的重要支持者和朋友。瓊·貝茲與迪倫彼此相知相惜,遂產生一段秘密戀情,兩人開始交往。

自1963年起,瓊·貝茲邀請迪倫與她一起巡迴演出;1963年8月28日,兩人曾於著名的「進軍華盛頓」這場大規模的民權運動遊行中,演唱《Only A Pawn In Their Game》與《Keep Your Eyes On The Prize》這兩首歌曲[2]。正是在這次大遊行中,馬丁·路德·金發表了他著名的《我有一個夢》的演講。在這個過程中,迪倫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民權運動的代言人,但是他本人卻對此開始反感起來。1963年底,在甘迺迪總統被刺殺不久之後,他前往接受國家緊急民權委員會的一個頒獎儀式,他帶著酒氣,質疑了委員會的作用。在此之後,他逐漸遠離民權運動和抗議歌曲。

[編輯] 60年代後期他曾經於1963年和1964年,兩次在新港民謠音樂節(Newport Folk Festival)上演出。六零年代的民謠音樂界,對於搖滾樂的出現與盛行普遍感到不滿,迪倫卻在1965年7月25日,於當年的民謠音樂節中,第一次在舞台表演中使用電吉他,在觀眾的掌聲和噓聲中,他僅僅演唱了三首「插了電(Plugged)」的歌曲,隨即被憤怒的聽眾趕下台,這被認為是其從民謠轉向搖滾樂的轉折點。關於為什麼迪倫要在1965年的表演中使用電吉他,從而讓許多他原來的民謠聽眾認為他是一個叛徒,一直有著多種不同的解釋。但是,這次表演也被認為是民謠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因為它代表著即使是對迪倫這樣的繼承傳統的音樂家來說,民謠再也無法再滿足迪倫的需求了。

1965年迪倫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搖滾專輯《重訪六十一號公路》(Highway 61 Revisited),其中的一曲《像一塊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迅速登上美國排行榜第二名、英國排行榜第四名,後來並被Rolling Stone雜誌列為史上最偉大的歌曲。在專輯出版之後,迪倫開始在美國國內巡演,在這個過程中,仍然有歌迷要求他放棄搖滾樂,改回到民謠的原聲吉他中。

1965年11月22日,迪倫與薩拉·勞登(Sara Lownds)秘密結婚,並於次年產下一女。他們共生有四個孩子,其中最小的雅戈布·迪倫(Jakob Dylan)也從事了音樂事業,並成為「牆花樂隊」(The Wallflower)主唱。兩者於1977年離婚。

1966年春,迪倫開始了自己在澳大利亞和歐洲的巡演。每次表演通常被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為他使用木吉他的民謠表演,另一個部分則是用電吉他的搖滾樂表演。在巡演過後他回到紐約,但卻依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當年7月29日,他在紐約的伍德斯托克附近駕駛摩托車中,由於剎車錯誤而摔了下來,脖子受傷,暫時地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一段時間,直到1968年1月20日於伍迪·伽瑟裡的紀念音樂會中才再次在公眾面前出現。在六十年代剩下的幾年內,迪倫的音樂則開始向更具思考型發展,並受到了那什維爾鄉村音樂的影響。

 70和80年代當迪倫與與哥倫比亞的第二張合約期滿之後,雙方無法達成新約定,於是他在1973年與格芬唱片簽了一份發行一張專輯的合約,即Planet Waves;為了推銷這張唱片,迪倫於1974年與長年的老朋友The Band一起進行北美巡迴演出,巡迴演出結束後不久,與妻子的關係開始惡化。

1975年,迪倫探望了深處囹圄中,因種族歧視蒙受不白之冤的黑人拳王羅賓‧「颶風」‧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並創作了一首長達八分多鐘的《颶風》("Hurricane")為他聲援。同年10月30日,他展開一場名為「Rolling Thunder Revue」的巡迴,與瓊尼·米歇爾、Roger McGuinn、詩人Allen Ginsberg一起演出,甚至瓊·貝茲這位在民權運動後期,因為與迪倫意見不一而分道揚鑣的昔日情人,也加入巡迴。

1977年7月29日,迪倫與Sara Lownds正式離婚;1979年,迪倫成為一名再生的基督徒(Born Again Christian),影響到他從1979年到1982年的創作,這段時間的三張專輯,Slow Train Coming、Saved、Shot of Love都帶有濃重的基督宗教氣息。

80年代以後,迪倫的唱片得到的評論和市場的反應比較不一。在1985年,他與自己的伴唱歌手卡洛琳‧鄧尼斯結婚,並在此年生下一名女孩。這次婚姻一直持續到90年代早期。1988年他入選了搖滾名人堂。

1988年6月7日,迪倫在美國加州的 Concord 展開了一場名為Never Ending Tour的巡迴,此後以每年一百場上下的次數,在全球各地演出,這場巡迴至今已超過一千九百場。

 90年代至今進入90年代,迪倫出版唱片的速度開始變得緩慢,其中在1992年的As I Been to You、和1993年的World Gone Wrong中,他重新拾起早期的民謠,翻唱許多並不廣為人知的歌曲。1992年10月16日,在麥迪遜花園廣場,舉辦了一場紀念迪倫踏入歌壇三十年的演唱會,其中包括尼爾·楊(Neil Young)、埃裡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前披頭四吉他手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等人均到場表演[3]。1995年,迪倫在MTV音樂台錄製不插電演唱會;1997年初,由於突然心臟病發作,當年的歐洲巡迴被迫取消,但他很快就康復出院,甚至還於當年9月27日,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面前表演[4]。1997年9月30日,迪倫發行了由Daniel Lanois製作的Time out of Mind,距離他上一張原創專輯Oh Mercy有八年之久。

2001年9月11日,迪倫發行Love and Theft;2004年10月,他出版了名為Chronicles, Vol. 1,的自傳,作為計畫中三部分的自傳的第一部,記述了他的童年生活、在紐約奮鬥的經過、中年陷入創作低潮的心情…等。推出之後,該書停留紐約時報書籍非小說類排行榜長達19周。該書中文簡體版已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和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共同出版,譯名為《像一塊滾石》;繁體中文版亦已由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譯名為《搖滾記》。

2005年,曾經導演過《出租車司機》、《憤怒的公牛》等影片的導演馬丁·斯科西斯執導了迪倫的自傳性電影No Direction Home,講述了從出生到摩托車事故之前的迪倫;片中有大量的訪談與實況演出的影像,包括迪倫當時的親密戰友瓊·拜亞、以及1966年5月17日在曼徹斯特那著名的吼聲(Judas!)。

2006年8月底,迪倫發行了他第四十八張專輯"Modern Times",隨即登上美國排行榜第一名。他的上一張冠軍專輯,是三十年前的"Desire"。

2010年4月,由於中國政府拒絕發出上海、北京的演出許可,迪倫宣佈取消亞洲巡迴演唱會,包括香港、台灣等地。[5]中國政府與迪倫的經紀人皆否認這個說法,並指出這是布洛克兄弟的片面之詞。

13.

出版唱片

1.Bob Dylan (1962)
2.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 (1963)
3.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1964)
4.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 (1964)
5.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1965)
6.Highway 61 Revisited (1965)
7.Blonde on Blonde (1966)
8.John Wesley Harding (1967)
9.Nashville Skyline (1969)
10.Self Portrait (1970)
11.New Morning (1970)
12.Pat Garrett & Billy The Kid (1973)
13.Dylan (1973)
14.Planet Waves (1974)
15.Before the Flood (1974)
16.Blood on the Tracks (1975)
17.Basement tapes (1975)
18.Desire (1976)
19.Hard Rain (1976)
20.Street Legal (1978)
21.Budokan (1978)
22.Slow Train Coming (1979)
23.Saved (1980)
24.Shot of Love (1981)
25.Infidels (1983)
26.Real Live (1984)
27.Empire Burlesque (1985)
28.Biograph (1985)
29.Knocked Out Loaded (1986)
30.Down In The Groove (1988)
31.Oh Mercy (1989)
32.Under The Red Sky (1990)
33.Good As I Been To You (1992)
34.The Bob Dylan 30th Anniversary Concert Celebration (1993)
35.World Gone Wrong (1993)
36.Unplugged (1995)
37.Time out of Mind (1997)
38."Live 1966" (The ? Royal Albert Hall ? concert The Bootleg Series Volume 4) (1998)
39.Love and Theft (2001)
40."Live 1975" (2002)
41."Live 1964" (2004)
42.Modern Times (2006)
43.Together Through Life (2009)
44.The Witmark Demos: 1962-1964 (2010)

相關網站 http://www.bobdyla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xtwri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